追逐“新綠” | ||||||
——云南分局積極投身“風光電”新能源綠色項目建設
| ||||||
為貫徹國家“雙碳戰略”,緊緊圍繞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“綠色能源牌”目標,搶抓新能源市場機遇。近年來,云南分局積極響應號召、肩負使命,一路追“新”逐“綠”,積極投身參與了多項光伏發電項目、風力發電項目、抽水蓄能項目等一批新型綠色低碳項目建設,為國家“雙碳”目標注入“綠能”,用實際行動,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。 “農光互補”助力新能源發展 小灣農牧光伏發電項目位于云南省鳳慶縣小灣鎮,項目總裝機容量為53.72兆瓦,共安裝99484塊單晶硅540瓦雙面雙面組件,根據各個地塊容量劃分單元方陣,項目場區布置15個光伏子方陣,設計年發電量6872萬千瓦時,設計利用小時數1249小時,占地面積約為1200畝。 依照云南省農光互補要求,該項目采取農業種植與光伏發電相結合方式,在山地上方架設光伏板陣列,并加高光伏板支架高度和每榀的間隔距離,這樣的建設模式板下通風情況好、既有日曬時段、正午又可覆陰減少水分蒸發,對植物生長有利,為進行板下種植開發創造了條件,光伏板下方進行茶葉、苗圃等農作物的種植,形成了“上可發電、下可種植”的發電新模式。 “農光互補”光伏項目在不改變原有土地性質的情況下,結合場址土壤、氣候條件、光照情況等特點,以電力發展帶動當地農業生產,響應國家鼓勵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發電的號召,開發“光伏+”的無限可能性,將太陽能資源轉化成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。 “屋頂分布式”助推雙碳目標實現 近年來,屋頂光伏等分布式光伏借助良好的電網配套裝置,逐漸成為光伏發電的重要組成部分,越來越多的屋頂穿上了光伏板的“外衣”,成為了發電的綠色資源。 由水電一局承建的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的公共建筑屋頂、工業廠房屋頂和居民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,規劃安裝容量171.93兆瓦,包括96兆瓦居民建筑屋頂光伏、10.93兆瓦公共建筑屋頂光伏和65兆瓦工業廠房屋頂光伏。項目光伏發電量擬采用以“全額上網”為主,“自發自用、余電上網”為輔,項目建成后,在滿足地方用電的同時,進一步優化地方能源結構,實現清潔低碳發展目標。 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推動項目所在地的綠色轉型,為實現節能減碳、綠色發展,推動實現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戰略目標發揮重要作用。 “乘風而來”助力新能源零碳發展 新能源發電產業主要有光伏、水電、風電和核電,而其中風力發電是目前我國新能源發展不可或缺的產業方向。風力發電相比于光伏發電具有能量密度高、發電小時數長、生命周期達20至25年之久等獨特的優勢。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西風電基地,一臺臺風力發電機屹立在山巔,葉片隨風旋轉,源源不斷的輸送著綠色電能……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西風電基地二期100兆瓦工程項目位于曲靖市富源縣,項目場址海拔在2010至2520米之間,整體南高北低,海拔落差約300米。本工程共設計17臺風力發電機組,其中8臺5.0兆瓦風電機組、9臺6.7兆瓦風電機組,總裝機100兆瓦。目前,項目已圓滿完成17臺風機調試、全容量并網發電工作。 該風電項目的實施,充分利用地方的風電資源,不僅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,成為電網能源消耗的有益補充,更助力新能源零碳目標的實現。 “抽水蓄能”助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抽水蓄能是目前全球公認的最成熟、最可靠、最清潔、最經濟的儲能手段,是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,與現有其他調峰、儲能措施相比,具有較大的綜合優勢。 水電一局參建的蟠龍抽水蓄能電站位于重慶市綦江區中峰鎮,是西南地區第一座大型抽水蓄能電站,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,設計年抽水電量26.72億千瓦時,年發電量20.04億千瓦時。項目建成運行后,將作為重慶市未來電網中重要的骨干電源,主要承擔調峰、填谷、調頻、調相、事故備用等任務,同時進一步優化重慶地區電源結構與布局,提高電網安全經濟運行水平。更為重要的是,電站投產運行后還將對電網源源不斷地輸送巨量綠色電能,助推地方經濟綠色低碳發展。 綠色能源裝備應用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項目建設管理過程中,傳統重型機械設備能耗高、污染大,是建設領域的“碳排放大戶”。為加快綠色轉型發展,助力實現“雙碳”目標,云南分局積極推進綠色能源裝備應用,助力公司高質量綠色低碳發展。 近日,水電一局RM項目部積極引進新能源自卸車、裝載機等綠色能源裝備,并配套建設了新能源充電站,助力公司綠色低碳發展。新能源工程車輛以電為能源,續航里程可達180公里,具有動力強勁、操作輕便、綠色環保、高效節能等特點,與傳統燃油設備相比,新能源設備在運營成本、能耗、后期維護保養方面都能有效降低運行成本,提升項目經濟效益,還能實現“零排放”綠色施工。 綠色發展,風光無限,未來可期?!半p碳”目標為新能源項目建設發展指明了方向,云南分局將持續深耕新能源建設項目發展版圖,在新領域中奮力奔跑,為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建設蓄勢賦能,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,為公司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。 | |||||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瀏覽次數: |